
黑客和一个普通网民连入的是同一个WiFi,普通网民进行一个上网的操作,例如逛个人微博,上QQ、QQ空间,黑客都可以监听到,可以看出对方在做什么,也可以很方便地查看对方的隐私。
在315晚会现场做了个试验。晚会现场有免费的网络信号,愿意参加试验的观众,均连上无线网络信号。为了保证观众的信息安全,315晚会特地邀请了公证人员,确保我们试验中获取的所有数据都在监控之下,试验结束后,这些数据包括硬盘都会彻底销毁。
现场观众的手机都连上无线网络,然后打开自己常用的一两个消费类软件,比如打车、订餐、购物的软件,浏览一下过去下的订单和消费记录。
令人惊讶的是,现场的大屏幕上各种地址、姓名、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都显示了出来。
在试验过程中,不仅搜集到了大家的各种信息。屏幕的左边显示了我们搜集到了姓名、电话号码、地址。现场随机抽取了观众验证了这些信息的准确性,结果无论是订餐APP、定电影票、打车软件,还是购物软件,你消费的所有信息都可以看到,截取了这些信息进行组合,一个人衣食住行的生活习惯甚至个人隐私,都可能被不法分子一点一点摸透,这下大家是不是觉得真的有些担心了?
那么,消费者使用手机软件的时候,怎么避免个人信息被泄漏呢?
互联网协会秘书长 卢卫:首先我要告诉大家,不必过度惊慌。
消费者还是应该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,比如设置复杂度较高的登录密码,使用正规的网络运营商,在官网或正规的应用商店下载软件。
免费WiFi有风险,那么如何保护自己隐私的安全呢?上海贝尔杰出工程师卢振陶谈到,首先要尽量不使用不明来源的WiFi,尤其是不需要密码的开放式WiFi。如果使用商家提供的免费WiFi网络,好主动向商家询问wifi的具体名称,以免不小心连接黑客搭建的钓鱼WiFi。二是开启防火墙、安全软件和禁用网络发现等功能,防止其他人利用公共网络对个人设备进行非法访问。三是好关闭WiFi自动连接的功能。
另外,卢振陶强调,不要轻易在WiFi网络环境下进行支付等敏感信息操作,如果需要支付,好是使用运营商提供的4G等安全网络进行支付操作。“其实,现在随着运营商大力推动的4G网络建设,在公共场合已经能够提供较快的4G网络服务,”卢振陶介绍,“4G网络能够提供更高的上网安全保障。”
如果在4G信号覆盖情况不好,或要使用较大的数据流量,如视频或音频的访问,需要使用WiFi网络时,也要尽量选择相对安全的网络,如运营商提供的公共无线网络。运营商的4G网络和无线网络使用了安全性较好的认证方式和加密手段,攻击者不容易进入这样的网络进行监听或注入攻击,从而为用户的安全提供了较好的防护。
所以上网还是小移家的移动4G吧!
免费公共wifi,不如移动4G安全。
流量随时随地用,保密方便又安全。
上一篇:【今日头条】出大事了 | 下一篇:庆阳移动陪你过元宵,短信猜谜赢大奖! |